编者按
省院党组高度重视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工作,近年来通过举办先进典型素能提升培训班、召开先进典型座谈会,开展学习宣传活动、送喜报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,弘扬英模精神、激励实干担当、凝聚奋进力量。根据《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机关庆祝建院 75 周年活动工作方案》安排和院领导指示,从五月开始,我们将按照“一月一主题、周周有典型”的形式,对先进典型进行主题宣传。
在“八一”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,本月我们聚焦一个特殊的优秀群体——全省检察机关的优秀退役军人。他们曾身着戎装,保家卫国,将青春热血奉献给国防事业;如今,他们脱下军装,换上检服,在守护公平正义的检察战线上续写荣光。为此,我们以“戎装虽解 使命永恒”为主题,集中宣传那些在检察工作中忠诚履职、担当作为、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退役军人代表。
身份转变,忠诚不改;岗位不同,初心依旧。他们将军人的忠诚品格、过硬作风、奉献精神深深融入检察履职。在打击犯罪、维护稳定的一线,在化解矛盾、服务群众的窗口,在法律监督、守护公益的战场,他们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、为法治担当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退役不褪色,转岗立新功”的铮铮誓言,为新时代河南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坚实的力量。
戎装虽变,初心未改
——记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郭锁
郭锁,这位从部队转业的检察人,用行动诠释着“退役不褪色,转业不转志”。他把部队锤炼的担当与赤诚,融入检察工作的每一步,在“检察蓝”的新阵地,续写着对责任的坚守、对正义的追求。他常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自勉,这份豁达又坚定的信念,支撑他在检察岗位上一路奋进。
参加工作以来,他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,收获嘉奖7次,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与“先进工作者”,2024年7月,荣获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荣誉称号,每一项荣誉,都是他践行初心的生动注脚。
承压奋进
改革浪潮中的“钉钉子”者
2015年12月,郭锁告别“国防绿”,投身“检察蓝”,入职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干部人事处。刚踏上新岗位,恰逢司法改革进入“深水区”——司法体制、监察体制、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连环推进,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、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等工作交织进行。
“咱当过兵的,啥困难没见过!”郭锁带着部队里的拼劲,以“空杯心态”扎进工作。面对繁重任务,他就像钉钉子,一项项推进、一个个解决。司法体制改革里的员额制检察官选任,牵涉众多干警的职业发展前途,容不得半点差错。他陪着领导,从细节抠起,“程序必须严格,原则绝不能丢”,加班成了常态,终于顺利完成选任,让改革第一步迈得稳稳当当。改革浪潮里,检察辅助和司法行政人员分类定岗、工资制度改革也亟待推进。郭锁没喊苦,“慢工出细活,得对同志们负责”,一点点梳理政策、核对数据,确保改革衔接有序,队伍稳如磐石。监察体制改革及人员转隶时,他又忙着协助做好辅助工作,“转隶不是简单换人,得让工作无缝衔接”,跑前跑后沟通协调,保障改革平稳过渡。
忙完改革实务,郭锁还惦记着队伍管理的“长远账”。为让检察队伍管理更规范,他深入调研,“制度是管根本的,得贴合实际”。起草《基层院领导班子成员年度工作考评办法》时,他跑遍基层院,听干警心声、找管理痛点;制定《司法行政人员业绩考评办法》,反复研讨论证,字斟句酌修改。最终,5个管理制度落地,给检察队伍日常管理、监督加上“紧箍咒”,也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,让队伍活力满满。
干事创业
检察新局的“攻坚手”
2021年底,组织调郭锁到平桥区人民检察院。新环境、新角色、新任务,他给自己打气:“换阵地不换作风,得把工作做出彩!”
到任后,郭锁紧跟省院部署,推进“两大战略”“三大工程”,带头办信办案。“领导就得带头往前冲,才能带好队伍、办好案子。”他常这么说。在检察大数据战略推进中,他成了“急先锋”,组建数字检察专班,定下“每周一座谈,每月一汇报”的规矩。“大数据是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引擎,得抓住机遇!”他鼓励团队大胆创新。2024年,全院利用大数据监督模型,挖出274条案件线索,办了159件案子,平桥区检察院也成了省院数字检察联系点,数字检察从“新事物”变成工作“加速器”。
分管民事、行政、公益诉讼检察工作,郭锁更是“一抓到底”。2023年,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衔接不畅,他犯起“较真劲”:“检察得融入中心大局,这衔接难题必须破!”带着干警调研、座谈,推动平桥区政府和检察院建立府检联动机制。有了机制打底,办出不少“三个效果”好的案子。
2025年4月,新四军五师某排排长杨文俊烈士墓管护缺失的线索传来。郭锁立刻带队奔赴现场,“英烈权益必须维护,这是检察的责任!”查看现场、固定证据、走访调查,发现区划变更前烈士籍贯为罗山后,他又积极协调,“得让英烈归位,让精神传承!”征求遗属意见,会同罗山、平桥两地政府联席会商,推动烈士散葬墓迁入罗山县何家冲烈士陵园国家级纪念设施。看着烈士墓迁入后的庄重场景,郭锁感慨:“咱办的不只是案子,是对英烈的敬重,是给社会传递正能量。”
久久为功
检察管理的“有心人”
作为党组副书记、副检察长,郭锁协助检察长管日常工作,心里装着“现代化管理”的大目标,要让检察工作在制度机制下,迈新步、创实绩。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,队伍建设是根本!”郭锁认准这个理。他落实“严管就是厚爱”,把内部监督管理抓得紧紧的。修订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时,他逐章逐节梳理,“制度得实用、能落地”;讲廉政党课,把案例掰开揉碎,“廉洁从检,得刻进心里”;组织青年干警去信阳监狱,“看看‘高墙电网’,才懂自由和廉洁多珍贵”;安排员额检察官旁听职务犯罪庭审,“现场冲击比说教有用,能敲醒警钟”。
2023年,平桥区检察院拿下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,这是对他“严管”的肯定。但郭锁明白,管理不是“管死”,是“激活”。2023年初,他牵头搞“智慧平检”综合管理应用平台,“得用科技手段,让管理更高效”。平台涵盖政务事务,构建检务、队伍、服务“三位一体”新模式,行政办公从“跑断腿”变“数据流”,干警们办事更顺,工作热情也更高,检察管理悄然升级,为业务开展筑牢了“后台”。
从“国防绿”到“检察蓝”,岗位变了,郭锁的初心从未动摇。他在改革中承压奋进,在办案里干事创业,于管理间久久为功,把退役军人的担当、检察人的使命,融进每一项工作、每一个案件。未来,他还会继续以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姿态,在检察征途上坚定前行,让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”的荣光,在“检察蓝”中愈发闪耀,用行动书写“戎装虽变,初心如磐”的动人篇章。
来源:河南检察